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72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家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增添了新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一、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包含思想原则、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整体,既全面完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又各有侧重,既深刻反映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目标任务和发展道路,又更好地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鲜明的导向,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干部群众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来展开,形成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对改革开放事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形成既符合传统美德,又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它贯穿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的工作部署、法规、政策、措施之中。比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十七大党章,站在政策法规制定执行的高度,要求全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贯彻落实;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形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坚持以文育人,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组织生产更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大力倡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等等。

  这一系列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中,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中,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中,融进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不断地巩固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地增强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着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着国家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是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表现。

  三、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先进的东西与落后的东西、健康的东西与腐朽的东西同时并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之后,我们党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团结和谐;致力于舆论宣传,大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话语,用党政干部熟练掌握、知识分子心悦诚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话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样中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等等。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重大实践,着力整合社会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维系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建设过程,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到公民心灵深处,成为其价值信仰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持久地产生影响的过程,这是理论创新的重大表现。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既包含了许多重大探索,也孕育了许多相对应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必须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要丰富和完善。开放性、阶段性、与时俱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重大表现。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而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又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与消极的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种情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不断以新的内容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和做法,并上升为理论,用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用以指导实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将伴随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