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本质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388

 

    西方经济出现大问题,发生了金融海啸,我们有重新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的必要,重读这两本书可以获得新的认识。西方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成为经济危机。下一步如果继续发展,可能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危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危机。目前危机尚未见底,我们要观察它的发展。

  一、这次金融危机既是一件坏事,又是一件好事

  说这次西方金融危机是坏事的理由很明显,危机使整个世界经济受到极大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冲击,造成许多没有预见到的困难,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应对。但从另一面看,它又是一件好事。因为危机使人们头脑清醒了,进一步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更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相应地调整前进的步伐。

  前一段时间,在国内国外经常听到一种论调,说《资本论》讲的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论》只适用于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资本主义。好像这两本书已经过时了,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过去的毛病,恢复了青春,在有些人头脑中,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变成了“理想天堂”。前几年,美籍日裔学者福山提出一种理论,叫作“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已经最后战胜了社会主义。这次危机彻底粉碎了这种幻想,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认真思考究竟什么是资本主义。本来这个问题在马列那里早就解决了,马克思讲得很清楚,列宁讲得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人已经忘记了马克思、列宁的话,对这个问题又糊涂起来,以至分辨不清是非。所以,今天重提学习《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就是为了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去世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和过去资本主义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化,其本质到底变了没有?这次危机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万变不离其宗。

  《资本论》中讲得很清楚,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殖,是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正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东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只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作为这样一种人,他同货币储藏者一样具有绝对的致富欲。但是,在货币储藏者那里,这只表现为个人的狂热,在资本家那里,却表现为社会机构的作用,而资本家不过是这个社会机构的一个主动轮罢了。这就说明,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为了追求利润从来不择手段,马克思曾引用一段很有名的话加以说明: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所以说,监管是需要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监管的是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贪欲,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做到真正有力监管的。因此,马克思讲,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现在重新学习《资本论》,就是要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是建立在对资本的本质作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如果说早期的资本主义是用比较拙劣、粗暴、野蛮的手段来获得最大的利润,那么,现在用的手段则很隐蔽。从表面上看比较文明,如金融衍生品这种令广大群众感到莫测高深的东西,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一种手段的翻新。美国总统奥巴马用“傲慢”和“贪婪”来形容华尔街,不自觉地点中了资本的要害。

  分析导致这次西方经济危机的原因,一方面,当然要追究各方面的问题,如监管问题等,这在技术层面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从更深层次来看如何监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多就是监管一些真正“出格”的行为,而对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狂热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监管的,否则就不是资本主义了。监管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这次危机就是资本主义本质的大暴露。

  其所以说这次危机是好事,就是因为它揭穿了一些人宣扬的“人民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的鬼话。资本主义的目的只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来没有把人民的福利作为目的来追求。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如凯恩斯等早就承认资本主义本身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够解决充分就业和财富及收入的公平分配问题。因此,凯恩斯要采取一些办法来补救,当然他是在资本主义允许的范围之内采取一些措施。企图靠“看不见的手”创造人民的福利,达到共同富裕,完全是幻想,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刺激经济、提高生产力、配置资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利用。但是,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应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决不可盲目崇拜。

  经历这次危机后,大家都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不要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看作是灵丹妙药,好像它可以包治百病。盲目迷信“看不见的手”是要吃大亏的。所以,计划也好,市场也好,都是手段而已。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手段看成是追求的目的。

  二、学习《帝国主义论》,深刻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以后真正深刻地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的人,应该说就是列宁了。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新发展、新情况,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其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趋势。当然,列宁写《帝国主义论》到现在已过了将近一百年,我再三地阅读列宁这本书,感到虽然当时的情况跟现在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书中的很多真知灼见并没有过时,因为列宁抓住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翻开这本书,其中有些话就像针对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讲的,比如《帝国主义论》中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商品生产虽然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看作是全部经济的基础,但是它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这种金融勾当和欺骗行为的基础就是生产社会化,但是人类这种社会化的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列宁在书里讲到了垄断、银行和金融资本的作用,讲到资本输出和垄断资本集团对世界市场的分割和争夺。正是根据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这些科学的具体的分析,列宁得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结论。这个结论在近年来颇具争议性,我们不断听到另外一种言论,认为列宁的说法或者是过头了,或者是过时了。所谓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将永世长存的说法,是前些年经常有人讲到的。不仅是在国外,就是国内有些同志也对列宁的结论产生了怀疑。

  列宁的这个结论是根据科学分析得出的,同时它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承认当代资本主义是不是寄生,是不是腐朽,一是要根据客观事实,二是要根据价值判断。关键看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就拿这次危机的成因来讲,现在很多经济学家指出,无节制的消费、缺乏监管等是造成危机的罪魁祸首。对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靠别人的廉价劳动来养活自己,寅吃卯粮,维持高标准的消费,利用经济霸权手段来搞金融勾当,所谓“空手套白狼”,不劳而获,大量地在世界市场上捞钱;当广大人民在经济危机下受苦受难,排队等待失业救济的时候,那些干金融勾当的“精英”,却照样瓜分高额的红利,过着奢靡的生活(连奥巴马都看不下去,斥之为“无耻”)。在某些人看起来也许这不算腐朽,不算寄生,而是天然合理合法,是金融手段的新成就。而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这就是典型的寄生、典型的腐朽。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值得羡慕、不值得推崇的。

  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看法

  马克思、列宁都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虽然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它只不过是一种过渡的社会形态,必然要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次危机粉碎了有些人认为资本主义永远不朽的神话,这是一件好事。这次危机是不是标志着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没落的开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一种社会制度的衰亡和退出历史舞台,往往是一个漫长和痛苦曲折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当然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经过这样的危机不会一下子倒下去,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经过这次危机是不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走下坡路,是值得我们观察的问题。当然,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自身调整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但我认为可以大胆地做出这么一个判断,即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前些年妄图独霸世界的势头应该说已经结束了,或者说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

  我们研究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现在缺乏能够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目前很多客观条件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新振兴,社会主义运动在前些年受到重大挫折后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主观条件方面,无论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在组织上,现在都还是欠缺的,没有准备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还没有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重创中恢复过来。现在西方社会反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是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重新组合起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