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2浏览次数:46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推进自主创新。这既是党中央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纵观世界近代史,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出现,都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新的技术革命。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有力地刺激全球科技进步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历史机遇。我们要战胜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就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后危机时代凸现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带来重创。由于金融泡沫的破裂,造成了市场需求萎缩,全球贸易大幅下降,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减少。由于各国一致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和金融救助方案,避免了像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的经济崩溃,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迹象。但是,由于不良资产的消化还需要较长时间,占需求总量大部分的居民消费短期内难以恢复,科学技术上尚未出现大的突破,预计在两三年内全球经济都将处于低速徘徊状态。从历史经验来看,真正走出危机的影响,出现新一轮复苏和繁荣,有待于科学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投资需求,从而形成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刚刚闭幕的哥本哈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协议,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对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提出了重大课题。目前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都在积极寻求对策,探索清洁生产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谁将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胜出,取决于在相关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将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美国奥巴马总统提出的为期10年总投资达3万亿美元的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计划,表达了美国通过占领新的科技制高点,引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继续保持科技和经济全球领先地位的愿望。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制定相关规划,增加研发投入,支持相关产业发展。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科技研发工程和经济发展战略,将对未来全球面貌和人类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为了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正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国制定的“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到2010年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下降20%,这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从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最近,中国政府又主动提出,到2020年,使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还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能源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就需要把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现有产业技术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又要赶上新一轮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从当前来看,我国出口大幅下滑,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却能扩大出口,这充分证明了自主创新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实现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引进技术和外资是一个捷径。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技术基础之上,这是使我国人民能够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中更多受益的根本途径。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关系国家兴衰的重大问题的重视程度,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中央在这一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进一步增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二、企业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关键在于企业。必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为企业最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并迅速投放市场,使研发投入较快地取得回报。企业最了解行业技术进步的最新动态,能够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新的生产技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问题。在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分布和科研资金投入的70%都集中于企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鼓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抓住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要害问题,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了较快的增长,从2004年到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9.2%,但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2008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企业仅占5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仅占6.5%,研发经费支出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61%;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上述两个比例分别仅为24.9%和0.84%。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8∶1,大中型工业企业为4.1∶1。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6.7%。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工业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虽然有了提高,但尚未真正走上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道路,仍然停留在重引进、轻消化的状态。这对于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加剧和科技进步面临新突破的形势,是很不适应的。

  实践证明,在技术研发上,有一分投入就会有一分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丰厚。近些年,我国已有不少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佼佼者。如华为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0%,如果完不成这个指标,年终就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查找原因。去年研发投入达70亿元,申请国际专利1600多项,在全球企业中排第一位。自主创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去年全球电信装备市场大幅滑坡的情况下,华为的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科研团队都是来自国内各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华为的成功证明,我国企业具有巨大的技术创新的潜力,关键在于企业要制定一个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舍得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善于组织科研队伍攻关。只要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功,不论外国有或没有的先进技术,我们都能够创造出来。

  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站在各个行业技术的前沿,理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为此,应改进对央企的考核标准,建立技术成果评价制度,把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纳入考核范围,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资产的有机构成。如果全国100多家央企都能像华为那样重视技术研发,我们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落后特别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实现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

  三、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各部门围绕落实纲要出台了70多项配套政策,对鼓励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些政策落实困难,如“技术开发费150%抵扣所得税”政策,仅有38%的企业享受到,有19%由于部门协调不够未能享受,还有19%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该政策。应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结,使之进一步完善。需要调整的应及时调整。对那些企业利用程度不高的政策,应探究其原因,改进实施办法,以扩大政策效应。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尽快取得突破,以占领世界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关键是要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地方政府应运用自己的财力,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鼓励和贷款风险担保贴息制度,形成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良好的政策环境。深圳市在这方面提供了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发展成功实现了由外资企业为主向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出口由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关键在于构建了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市政府出资兴办的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专门对处于起步或爬坡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扶持,现在深圳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都得到过这两个公司的支持。这两个公司也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扩大了经济规模,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带动了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的发展,全市兴办了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一度占全国风险投资公司总数的70%以上。正是这样一种激励创新的市场机制的形成,才促进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深圳奇迹。这一成功实践给予我们以巨大的启发,就科技创新资源来看,深圳远不是全国最好的,在全国的大城市中,有许多城市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科技人才的数量远超过深圳,如果这些城市能够像深圳一样,营造一个鼓励扶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再造出十几个像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城市。如果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长项,在一两个产业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有了可靠保证。

  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为美国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像微软这样的全球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就是依托纳斯达克市场迅速膨胀起来的。目前,他们又把吸引上市企业的重点放在了中国。我们期望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能学习借鉴纳斯达克的经验,在优选和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还要把扶持创新与扶持创业结合起来。最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在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增加发挥了显著成效。由于新办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矛盾大大缓解,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凡是认真实行鼓励创业政策的地方,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都明显加快。应当把鼓励自主创新与鼓励创业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以创新带动创业。

  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严重困难,一批拥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由于受市场需求和资金供给的影响而陷入困境。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通过企业并购来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为国际并购提供了资金条件。企业应广泛了解国外有关信息,通过深入调查,精心选择并购对象。一般来说,在危机期间,对经营困难的企业实行兼并或控股,使其免于倒闭,减少失业,不仅会受到被兼并企业的欢迎,也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的驻外机构和各类智库,应当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关信息和咨询服务,以减少投资失误。

  要积极实行引智创新,即通过引进国外科技人才,与国内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对各个行业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实践证明,这是自主创新的一条捷径。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外一些科技人才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些刚刚退休的科技人才想继续发挥余热,这就为我们吸引国外人才提供了机遇。要把引智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战略措施加以实施。各级政府要为企业吸引海外人才提供支持。

  要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当地人才,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和时差转换,使国内外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做到一天24小时不停工作,以提高研发效率。目前,已有不少国内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对企业的技术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跨国公司把研发机构设在我国。同时要积极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对加工贸易产品,应通过学习创新、增加配套、逆向并购等途径,逐步使之转变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一般贸易产品。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这是对不同类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地位的生动描述,也是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市场标准。我国已有上百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成为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贴牌生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缺乏自己的标准、专利和品牌,国内企业仅能分得产品利润总额中的很小一部分。我们要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增加经济活动的收益,为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做出贡献。

  (作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