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成就与经验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47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丰硕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高校得到加强和巩固。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守高校马克思主义阵地,认真抓好广大党员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扬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加强网络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建立弘扬主旋律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网上新阵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了广大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出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扎实的优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世纪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带动下,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攻关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获得重大突破。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2005年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目前,全国已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相继在一些高校建立,并成立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等研究团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相继颁布多个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件,提出了切合高校实际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先后形成和实施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高校先后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紧密相连,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中宣部、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部门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分期分批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进修班、理论研讨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教育部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培养基地,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力量较强的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培养工作;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分期分批举办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教育部分期分批分课程举办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培训班;各高校逐步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成立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会。通过这些措施,一大批坚持正确导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生力军。

  宝贵的经验

  始终围绕和服务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也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的经验总结,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平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中央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点,着力建立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良好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紧紧依托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理论建设的重要依托。从学科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仅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有明确的学科归属,而且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获得良好的支撑条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断增加学术含量,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实践证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纳入学科发展的轨道后,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建立,以及国家对学科点建设的投入,从制度上、规划上、经费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建设优秀教师队伍。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是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必须尊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各种人才建设工程,以及各类培训、教育等形式,加强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的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严谨治学,实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

  营造良好学术环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应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适合理论研究和发展的良好研究风气;正确处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关系;尊重理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形成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同时,理论研究和建设离不开基本的政策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制度和政策、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理论建设的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教育部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项目,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理论建设投入的增加,不仅改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条件,更重要的是使理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理论工作者的信心,调动了研究的积极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取得了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执笔:冯  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