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几点认识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8-08浏览次数:541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一重大原则的确立,体现了我们党治党管党理念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对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参与、管理、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广大党员在贯彻民主制度、行使民主权利中提高民主素质,培育民主作风,增强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更好地体现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时代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党内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原则,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党员依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平等地参与党内事务,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是党内民主的核心。无论是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拓展党内民主渠道,还是丰富党内民主内容,提升党内民主质量,都必须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归宿。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享有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全党的智慧和力量才能集中凝聚,党的生机和活力也才能持续增强。因此,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实际上把握了党内民主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仅取决于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不仅取决于党的组织、作风和制度,也取决于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最终要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始终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自觉向上、奋勇争先,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才会有物质依托,组织上的先进性才会有牢固基础。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源于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每个党员都能以党的一员主动地提高能力、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群众,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我们党是有着74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事关全局。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直接影响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落实,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要靠他们带领群众去解决。广大党员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担负起时代重任,主动地关心我们的党,关心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的人民群众,党的各级组织就会有更强的凝聚力、吸引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会有更强大的组织支撑。

  二、准确把握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历来注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作用。党员主体地位又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人们对于这一时代课题的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一)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

  所谓党员主体地位,我认为主要是指广大党员通过行使党章规定的权利,履行党员应尽的义务,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所处的自始至终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地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使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党内事务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进而不断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员主体地位有机地体现在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内权力、党的事业、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党员是党的组织的主体。作为个体,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每一个党员都可以在认识党的组织、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的组织、发展党的组织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整体,党员在党的组织中居于主体地位。

  党员是党的生活的主体。积极参与党内生活,是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权利,也是每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的生活的主体是广大党员。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

  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内权力的授受关系是,由党员民主选举出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由党的代表大会选出党的各级委员会来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是全体党员的共同实践行为。

  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是授权主体,也是执行主体。党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从入党那天起,共产党员的命运就同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的事业就是包括每个党员在内的全体党员的事业,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以及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党的事业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的完全一致性。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全体党员去承担和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全体党员去组织和实施。党的事业归根结底需要广大党员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推动。

  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诸多方面。无论哪方面的建设,从根本上说都是以党员的工作为基础的。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党员必须生活在党的组织之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绝不能否定或者削弱党的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坚持个体和集体的统一,组织应当关心爱护党员,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不断打牢组织基础,增强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来自人民,党员服务人民。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绝不能否定或者削弱宪法赋予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大力增强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使人民主体地位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属性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属性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笔者认为,其基本属性,大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规定性。党员的权利由包括党章在内的党内法规所规定和赋予,党员主体地位需要特定的制度来维护,依托一定的机制来保障,按照相应的纪律来约束。

  二是实践性。党员主体地位因党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在党的建设的全部实践中得到体现,随着党的建设的实践持续推进而不断发展。离开党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就会成为空谈。

  三是平等性。在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不管职务高低,所有党员都平等地享有党内法规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都平等地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四是能动性。基于对党的纲领的认同,党员个人命运同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个人的热情智慧乃至生命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参与党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

  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是党员主体地位基本属性的外在体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党员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都服从于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这一根本要求。党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只强调党员履行义务,忽视党员的权利,党员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党的肌体就会失去活力;只强调党员权利,不履行规定的义务,党的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员主体地位最终也得不到保障。

  二是个体与组织相统一。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党员个体与党组织处于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之中。只有每个党员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全体党员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充分体现,党的各级组织才具有生机和活力。既不能因为强调党员的主体地位,而削弱了党组织的权威;也不能因为强调党组织的权威,而忽视了党员的主体地位。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党员主体地位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既要有科学理论为指导,又要有具体实践为载体;既需要广大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又要有体现主体意识的能力和行为。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意识与行为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
  三、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和团结统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既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融入时代发展的进程之中,积极探索和解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面临的任务和课题,把中央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每一个党组织之中,使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真正成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过程。

  (一)充分激发、大力培育党员的主体意识

  所谓党员主体意识,就是党员对自己作为党员角色的自觉认知,对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对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的自觉参与,对党的事业和党的最高理想努力奋斗的自觉坚持。培育和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就要尊重党员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把党的奋斗目标、党对党员的各项要求和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党员有没有主体意识或者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党员只有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充满对党内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体地位。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广大党员积极培育、树立主体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关心党内事务,真正成为党的活动和党内事务的主体。

  一是切实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员主体意识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前提,以坚强的党性为基础的。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增强贯彻落实这一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二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增强党员能力和素质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工作。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同具体活动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增强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的历史责任感,增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党员网络学习平台,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转变党员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应当建立以事业激励、权益保障、感情联络为主要内容的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党组织要教育和引导党员自觉地把个人发展与党的事业统一起来,在为党的事业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维护党员权益的工作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途径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生活的具体实践,与党的建设的全部实践密切相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现途径总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紧密结合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丰富实践,积极探索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途径,不断拓展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渠道。

  一是不断创新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载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要组织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等活动,使每个党员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中发挥作用,在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中发挥作用。要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发挥主体作用。

  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形式。要围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践,确立城乡党员管理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的思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建立统一的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使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得到组织关怀,发挥主体作用。

  三是按照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形式。重在发挥作用,重在取得实效,重在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载体,努力形成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这是我们党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也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应当把握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一基本要求,规范和细化基层党内民主程序,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员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表达意愿、参与决策等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落实。

  (三)切实完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党员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尊重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积极借鉴其他领域制度创新的有益经验,不断完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制度,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党员充分享有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体系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

  一是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知情机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使党员及时了解党内事务的真实情况,是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基本前提。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推行党务公开,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要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和健康宽松的氛围,发展平等和谐的党内关系,倡导和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在扩大知情中发挥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参与机制。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发展党内民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体现。要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在一些市县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使党的代表大会成为党代会代表或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最为权威、宽广的平台,让党员在参与中提高参与素质,发挥主体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选举机制。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要以增强党内民主选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形成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公正、科学、合理的党内选举机制。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式,增进党员或党员代表对候选人情况的了解。改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使选举出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人让组织满意,让党员和群众满意。

  四是建立健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监督机制。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范党内监督程序,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健全经常性地征集党员意见的机制,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等有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的途径,确保党员正常行使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监督权利,在党内形成积极倡导监督、大胆实施监督、支持保护监督的局面。

  五是构建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激励和关怀帮扶机制。高度重视党内关怀,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党员,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工作,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要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大课题。科学总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积极推广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准确把握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客观规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有关理论问题,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作者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