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抓住机遇,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6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印发,体现了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一件大事,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下面,我结合教育战线的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高等学校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肩负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责任十分重大。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意见》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繁荣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教师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加深理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高等学校育人为本的一项重大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在树立和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作用,不断探索新理论、解决新问题,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一系列实践创新。

  其次,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要自觉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形成支持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第三,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这次中共中央印发的《意见》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近日批转的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促进高校自然科学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一是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切实地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理论创新为主导,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鼓励对策研究,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二是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切实地把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工作;三是在基地建设方面,教育部将结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国家人文社科创新平台建设,组织重大课题攻关,积极培育学术精品和名刊,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四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切实地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将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积极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才、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的运用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充足的经费资助。

  第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我们要认真落实《意见》提出的“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任务,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同时,要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环节,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和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加强全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第五,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高校建设成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教育部已成立领导小组,将在中宣部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切实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研究,认真完成中央提出的“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积极承担“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教材”工作,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的宏伟目标,将高校建设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们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与各有关单位携起手来,密切合作,深入学习贯彻《意见》,开拓进取,加强高校和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