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执政能力上的新问题?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1282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其主要议题,说明在新世纪、新形势、新情况下,必须举全党之力来解决我们在执政能力上的新问题。

  怎样解决执政能力上的新问题?一靠加强,二靠建设。

  加强什么?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深入实际的调研,首先做到“知己”,而后做到“知彼”,唯其如此,方能做到“百战不殆”。中央在四中全会前已经认真做了此项工作,因此有理由对解决党的执政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充满信心。

  二是加强理论探索。十六大报告在理论创新上用了“三个解放出来”。我以为,这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打开了新空间。其实,理论既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两个凡是”错就错在它束缚、桎梏了思想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好就好在它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理论的发展。革命党能否顺利完成向执政党的转变,关键是以“造反有理”为主旨的革命党理论,能否顺利过渡到以“执政为民”为主旨的执政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将继承与创新集于一体,将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于一身,因此才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我们现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那种简单化的诠释、庸俗化的理解、鹦鹉学舌似地照本宣科,不准有一点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表现的禁止与封杀,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集体智慧日渐衰减,党员、干部的创造能力日益萎缩,理论创新的多个积极性慢慢变成了一个积极性,理论发展的压力也因之由下而上越来越集中地压在中央肩上。表面上、桌面上,上级没说过的话,下级没有人说;中央没用过的字句,基层绝对不用。而背地里、私下里,俏皮话市场不小,风凉话大行其道。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同理,没有执政理念的创新,则很难有执政能力的提高。

  三是加强实践创造。执政能力的提高,无论是从五个方面来看,还是从十个方面来讲,出发点是实践,落脚点还是实践,关键在实践,标准也在实践。28年的武装斗争,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因此,在我们那些打过一些败仗的指挥员中,才产生了闻名于世彪柄青史的“十大元帅”、“十大将”。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同志大胆试、大胆闯的号召,使众多改革健儿跻身于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由“特区”的成功扩大到“特色”的成熟。然而,在比经济体制改革难度更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却一直没有建立这样的“特区”。由于没有了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特区”,由于没有了允许改革者犯错更允许改革者改错的“特区”,由于没有了愿意为改革者“埋单”的承诺,因此20多年过去了,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类试点中(包括全国12个搞了16年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也就无人敢去大胆尝试。要乘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东风,当务之急可能需要尽快建立政治体制改革所亟须的“特区”,让包括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各类改革都在里面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实践,杀开一条血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有了三个加强,靠什么建设呢?主要是两个建设。

  最根本是制度建设。无论是党的执政能力,还是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还是党员个人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加强,是制度建设的加强。因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必须以党的制度建设为载体,才能切实加强。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反复证明,党的执政能力的加强程度,永远不会超过党内制度建设的健全程度;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程度,永远不会超过党内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

  最急需的是“特区”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教育,但当前急的还不是现在这种缺乏载体的教育;需要监督,但更需要解决的还不是当前这种缺乏体制保障的监督。

  “特区”理论和实践,是“特色”理论与实践的“模型”和“样板间”,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最具匠心的得意之作。纪念邓公百年,既需要鲜花歌舞,文章诗赋,更需要抓住关键,得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