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129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方位的建设,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的处理对在整体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利益问题

我们经常会碰到人民利益、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问题。从一般道理上来讲,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利益。但在实际中,影响党和人民关系的,影响党的执政成效的,却常常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

先说党和人民的利益关系。我们讲党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表述本身就含有一层意思,即这是两种利益的一致。党通过执掌政权来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人民把权力授予党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二者的一致性。党通过执掌并巩固自己的政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党为执掌和巩固政权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维护和体现政党利益的过程。我们说党员和党的干部要有执政意识,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讲的就是作为一名党员,要明确维护党的利益。没有这样一种明确的利益观念,没有一种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自觉意识,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在这方面,我们要防止完全虚化党的利益,从而使党员对党的归属意识淡化的现象。我们在讲党的利益时还需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确要求我们,在执政过程中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从这点上说,维护党的利益也就是维护人民利益。在这方面我们又要防止孤立地强调党的利益,从而把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的现象。

再说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党员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不等于维护党的利益。之所以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以维护党的利益为名来维护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现象。执政党是执掌权力的党,党员手里执掌的权力并不代表个人,而代表党,权力与实现党员个人利益是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的。如果把权力当成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那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党执政的宗旨;如果打着维护党的利益的旗号来为自己谋利益,在实践中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它会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二、责任问题

责任总是与权利、与职能定位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谈这个问题,意义也在这里。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担负着实现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在实践中,这责任体现为各级党组织和各个党员所肩负的具体责任,这些具体责任是有区别的。我们讲党的领导,讲的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就是各级党的组织通过提出和制定大政方针,推荐和决定重要干部,把握和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组织动员和思想动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等途径来体现党的领导作用。而对于国家权力系统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对于各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中的具体工作,则要通过党选派到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党员,按照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要求和具体情况来做。政府部门的工作,要体现政府部门的要求,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要体现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也同样如此。做什么工作,承担什么责任。如果让党的组织直接去做政府、企业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就会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也会出现让党组织直接去承担具体的社会和企业管理责任的现象。这当中的一些责任作为一级党组织是很难承担的,如因具体社会管理不善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因经济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等。

在不同系统和岗位工作的党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定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权力来落实责任,按照责任来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在这点上,我们既要防止因为具体制度的原因,因为体制和机制的原因造成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中的职责错位;又要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职责错位,进一步强化我们制度和体制中的某些弊端。

三、意识形态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但是,如何把握和引导,如何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却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党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要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而现实是,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分配形式、人们的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必然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带来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不能根据这些新变化来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有可能削弱党的意识形态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长期以来在中国广大人民中有着极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就是因为党能够把握民众的意愿和思想动向,并根据这种意愿和动向来提出自己的主张引导民众。

那么,如何用党的意识形态去引导群众呢?党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所坚持的科学思想意识体系,它是先进的、代表着时代要求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社会各个阶层,尽管有诸多利益上的分化,但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这一点上却具有最大限度的一致性。所以,党在执政过程中要整合各种社会意识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意识形态在凝聚人心、调动人们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及时掌握舆情民意,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引导民心,振奋民族精神,最终实现党的目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