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116

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既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富于创新,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其中,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一个新的突出成果。我们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努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着重在把握内涵、转变观念、落实措施上下工夫。

首先要把握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时,他们也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揭示了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明”一词有过多种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仅从第1卷到第30卷,使用“文明”一词就达2600多次。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吸收了摩尔根、傅立叶等先进思想家关于文明的思想,第一次把文明奠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科学预见。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其中,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围绕着“环境危机”、“石油危机”和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全球曾经爆发了一场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2001年4月18日,美国《丹佛邮报》发表的题为《阴霾:来自中国的最新进口品》的文章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实验室报告同时指出,来自中国北部的巨大沙尘暴已经到达美国,“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都蒙上一层尘土”。落基山脉丘陵地带的居民,甚至连落基山脉都看不见了。几乎没有什么美国人意识到他们车上的尘土和美国西部的阴霾,实际上是来自中国的土壤。如果这则消息准确,则足以证明土壤荒漠化的严重程度不容忽视。这只是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一个例子。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德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会议上说,“一年前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做出了很多承诺,现在的关键是实施。我们乐观地看到,中国已经在行动,尤其是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包括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

应该说,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都不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首创。但是,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则是这次中央全会的一大理论贡献。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前提是转变观念

提出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无疑,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以GDP为基本指标的经济增长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纠正简单、片面的思维方式同样是很重要的,在今天是至为重要的。那种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不顾一切增加GDP的错误观念在18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原始和人口稀少而无足轻重。但是,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工业化的兴起,逐渐使这种理念遭受冲击。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英国工业化的功绩,但工业化确实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导致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和相当一部分平民的赤贫化,这与当时英国的社会制度是分不开的。对此,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已有深刻、缜密的论述。此外,工业化还造成了另一方面的代价,如自然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对国民健康造成的危害,道德沦丧与社会风气败坏,等等。当时,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工业生产(如纺织、冶炼、化工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烟尘及其他有害物质。到19世纪末,有些地区的污染已相当严重:在冶炼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由于产生的废气、废液毁坏了周围大片山林河流,当地居民被迫迁徙他乡;伦敦因工业烟尘遮天蔽日,而获得了“雾都”的美称;曼彻斯特作为当时世界第一个工厂城市的中心,污染状况更为严重。此外,大量的工伤事故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也构成极大危害。为此,恩格斯曾发出感慨:曼彻斯特地区有那么多的残废人,以致那里的人们好象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军队一样,工业生产是在付出生命和健康代价的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总之,工业化给英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还有积重难返的沉重代价,而且这种代价随着工业化在全球的扩散而日益严重化普遍化。不彻底改变发展观念,必将把人类带向末途。

新中国经济史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也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再近一点看,反思我国非典疫情的发生和我们防治非典的过程,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急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等等。这都是造成非典疫情疯狂蔓延的重要原因,而深层次原因则是陈旧的发展观在起支配作用。近年来,在一切服务于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由增进人民健康,变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增长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家财力不足的约束下,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于医疗卫生事业,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不能用市场行为替代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把公共产品的提供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商品推向市场。如此结果,造成了我国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其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由1980年的2.4%下降到2000年的1.71%,属于世界最低的一档,非洲最穷的国家都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高出1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第188位。不仅如此,在非典已经开始扩散的紧急情况下,一些地区和部门仍然受旧的发展观的影响,“一心扑在经济建设上”,生怕公布疫情会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结果错过了最佳控制时机。

国内国际、历史现在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是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真正做到弃旧迎新。

关键在付诸实施

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和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必须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采取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明确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方向,采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有效方式,大幅度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并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和农村,等等。

二是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双重的要求:一方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是比较长的时期内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主要依托,也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财力物力支撑;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包括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

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要逐步增加各项社会发展、生态资源、环境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对那些能够帮助贫困群体、失业群体和弱势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新获得机会发展的项目,更应得到优先考虑,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把资源工作做好。特别要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

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双重的任务:一方面,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进程,努力争取使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我们不是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

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规划中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中加以落实,不断提高各级干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加强对涉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逐步加以实施。中央已经部署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战略、石油储备、粮食安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003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