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办学合力,是推动党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行开门办学,搞好校内开放和校外开放,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使各种办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更好地完成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党校充分发挥了“阵地”、“熔炉”和“窗口”作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有效整合党校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对于提升党校教育发展的动力,促进党校在培养领导干部队伍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合资源的形势要求
资源整合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主要是指针对人、财、物的企业战略的调整手段。资源整合作为一种理念和运作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力资源、自然物资、物流运输管理等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有进有退、有取有舍,把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整合成一个系统,获得整体的最优,通过组织和协调,取得“1+1﹥2”的效果。从技术操作上来讲,资源整合是一种优化配置的决策,根据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核心竞争力,寻求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竞争优势,提高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整合是一种发展力,一种推动力,也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武器”。反之,如果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利用,必将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竞争力弱化。
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挖掘党校优势资源,积极整合党校优势资源,已经成为摆在党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党校内部和外部存在着各种丰富的资源,能否整合好这些资源,加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对于党校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战略任务和要求。对党校来说,积极整合党校优势资源,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实现“大规模”、“大幅度”要求的重要途径。
满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伟大变革的历史时代,我们的党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要完成这个伟大使命,需要千千万万的、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从根本上说,离不开教育与培训。
高度重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是党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的自身建设的进步,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都是同全党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密不可分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利用党校阵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干部,培养了大批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倡导全党重新学习,从党校开始发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领导干部队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党校教育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意义。各级党校的工作,都要自觉地同党和国家的大局联系起来。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我们党的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理论上坚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工作中才能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才能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多年来,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为党和国家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干部,保证了党的事业长盛不衰。十六大以来,全国脱产培训党政领导干部19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7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3300万人次,为大规模培训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继续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百代兴旺,党校培训教育要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要对更多的中青年党员干部给予关注,多给予他们受教育培训的机会。
满足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
党的事业越发展,就越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更加严峻的任务,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现在的年轻党员干部,有一部分要走上更为重要的领导岗位。如何通过党校教育,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也是赋予党校的神圣使命和庄严责任。
现今,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大都是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已不多见了,参加过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已是极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干部正在成为中坚力量。近些年,从学校直接考入公务员队伍的“三门”干部也不在少数。有的领导干部既没有经过严酷的环境考验,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党的理论知识教育。他们进党校学习的机会不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不够,有的地方还有模糊认识。有的人在组织形式上虽是党员干部,但在组织的归宿感上不强,党员意识淡薄。他们把自己的成长进步,更多地归结为个人的奋斗或是机遇所致,没有充分认识到组织的培养作用。
现在的青年党员干部,文化程度都相对较高,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较强,思维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特点比较突出,传统的灌输式的说服教育、形势报告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现在很多领导干部理论水平较高,但对党的理论的掌握相对零散,有的是一些知识碎片,需要系统化的整理归纳。
党校通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世界知识、形势任务报告等方面的教育,进行科学的阐述与分析,对学员进行比较系统、规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从内容到形式,这是其他教育培训不可替代的。当前,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有些部委没有独立办党校的条件,大量的党员干部需要通过集中开办直属班或委托其他部委党校进行培训,这是新的形势下对整合党校办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满足有效整合资源的要求
积极整合党校优势资源,有利于开阔党校“教”和“学”的思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实教学管理手段,有利于节约各种培训资源(共享硬件和软件),提高党校培训的实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各级党委对党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无论从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经费、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党校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科研力量不断加强。不少教师以党校教师为荣,受邀到社会上讲学不断增多。教师社会实践、社会考察、境外考察、项目调研活动也大为增多,这些无疑会大大丰富党校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但也有一些教师过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影响了党校的正常教学,党校教师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利用。
各级党校,无论从校舍场所,还是教学设施,比以往都有很大改观。一些部门党校教学费用充足,教学设施良好,但这些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也有一些党校是机关办学,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要充分挖掘现有各级党校潜力,扩大招生,培训更多的中青年干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出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增强培训实效。
整合资源的已有条件
作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是教师资源。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我党的重要智囊,自成立以来就吸引和汇集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法、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文史和国际战略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其他科研机构、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各级领导和专家也是党校不可多得的教师资源。各级党校汇集了各个相关专业领域的权威和学者,许多部门、单位领导本身就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对国家政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政策有很高的解读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让他们走进党校课堂,能使学员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另外,国内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建立面向社会的师资库,完善校际教师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专门的兼职教师队伍等实践经验,也是党校应该考虑的重要师资来源。
二是学员资源。党校处处皆学问,学员个个是老师。党校教育的特定培训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也是党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早在2002年,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央党校校委座谈时,精辟总结出关于党校工作的九条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党校教师和党校学员两个积极性,把发挥党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与发挥党校学员实际工作经验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党校教学水平。”这一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各级党校的教学对象是领导干部,应当把教师的理论优势和学员的实践优势结合起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要突出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和发挥学员的实践优势,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通过对近几年培训学员结构的调查,发现随着中央对干部“四化”要求的贯彻和落实,学员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具有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成为进修班的主要群体,平均年龄越来越低,部分党校近几期进修班学员的平均年龄都不到四十岁,他们使得班内思想氛围越来越活跃,研讨思路越来越开阔,展现了我党新一代年轻干部的思想活力。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作一线,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实践经验,同时又肯吃苦,肯钻研,并了解掌握和业务相关的基层情况,这些优秀学员是推进党校教学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来自各单位、各部门的学员构成了一个丰富的领导干部样本库,他们年龄、学历、岗位、阅历不尽相同,做好对他们的观察和总结,有利于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成长经验,更好地增强党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教学管理经验资源。与其他短期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不同,党校教育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并自成体系。历年优秀的教学管理、组织经验可以累积、总结和共享,所形成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经过不断继承发扬,日益浓厚,成为具有党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传统。这些都是党校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特色,也是党校独有的宝贵资源。
整合资源的受制因素
党校资源大体上包括教师资源、教学基地资源、信息资源等几个大方面,也可以概括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如何很好地将党校资源整合起来,说来易,行则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行业的差异性,致使各级党校的工作侧重点和时间侧重点各有不同,难以形成一致的工作步调,增加了资源整合的行业阻力。“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岗位对干部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金融业、工商管理业、交通运输业、农林水业等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另外,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地域的差异性。各级党校办学模式使得各党校难以形成集中的、规模的培训优势,增加了资源整合的地缘阻力。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有利于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的管理和统筹工作部署,有利于统筹协调办学方向和党校工作大局,有利于抓住调训计划、学制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调配和教学考评等教学方面的重点环节。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避免“各扫门前雪”,“关门各过各的日子”的现象。
自有师资匮乏,教学设施跟不上,软资源难以充分协调利用,硬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增加了整合资源的“条件”阻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部门党校的原有师资纷纷离岗进入其他行业,自有师资不足。另外,现代教育理念的采用,现代培训手段的丰富以及成人教育对培训设施的内在要求,使当前党校系统的硬件设施难以跟上培训要求。有的部门党校没有图书馆或者图书馆馆藏甚少,难以满足课后学习的需求;有的部门党校没有网线接口,学员无法上网,无法使学员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有的部门党校没有远程教学设备。
整合资源的可行途径
整合党校优势资源、全面推进党校教育工作有以下几个实现途径。
第一,加强交流,注重教学经验交流对党校教育的促进作用。两个人交换两个苹果,交换之后一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种思想,两个灵感,拿来交换,之后每个人就同时获得了这两个思想和灵感。由此可见加强“交流”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各党校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组织教学培训、研讨和交流。加大对各党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在目前的党校教学模式中,教学管理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和学员们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水平直接体现着党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从学员角度来说,教学管理人员的形象,代表着党校。“党校姓党,教员姓党”在他们身上有着最直接的体现。所以,要进一步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在加大对教学管理工作者培训力度的同时,应当举办教学经验研讨交流活动,加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级党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开展各级党校之间的信息、办学方式、经验的交流。中央党校教师应适时深入到地方党校参加学员的讨论或调研,加强中央党校与地方党校学员之间的交流。
第二,“走出去,请进来”,坚持开门办学。“教”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员要走出去,深入调研,参观交流,现场教学。教员要走出去,加强交流,学习深造,提高水平。专家要请进来,现场面授,解惑答疑,开阔视野。唯有开门办学,而非闭门造车,方能实事求是。
党校要邀请各级领导、各领域学者专家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就其业务和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结合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进行讲授。这种讲授方式,能使学员系统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出台的出发点、出台背景和考虑因素,使得大家对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如何指导业务工作实践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让党校所学联系工作实际,指导工作实际。
第三,加强党校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整合。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很多,开展教育培训的部门和机构也很多,如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侧重点。在培训方法、培训理念、培训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应积极寻求资源的共享。两者的交流有利于减少干部培训的重复性,实现互补性,节约资源。比如,一般干部教育机构在现代培训方式方法的掌握方面,如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和优势,党校教育则在提升党性修养、深入基层调研等方面有着优秀传统,二者互相交流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又如,二者都有自身的教师资源库,若能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则有利于党校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员们开阔视野。有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将党校和干部教育中心整合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正是出于整合培训资源的考虑。
实践证明,通过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既节约培训资源,又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培训质量,有利于提高党校教学管理水平,有利于党校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但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个应当加以注意的问题,那就是不能用业务培训代替党校培训,不能因为培训资源的整合而丢掉了对学员党性修养锻炼,丢掉了党校培训的根本特色,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了。
党校资源整合工作势在必行,党校资源整合发展前景良好。只要我们扎扎实实抓好《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落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党校系统资源整合工作就能够取得重大进展。整合后的党校系统将更加生机勃勃,为推进党的伟业发挥更新更大更好的作用。
整合资源的个案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创建于1979年,主要负责承担党务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干部、党外干部等培训任务。结合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干部培训的特点,先后于1989年、1992年、1994年、2006年加挂深圳行政学院、深圳社会主义学院、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深圳中华文化学院四块牌子。2006年,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推出了改革党校办学体制的举措,将六个区党校改为所辖分校,确定了“一校、四院、六分校”的办学模式。
《深圳特区报》在2006年10月31日发表题为《深圳市整合市区党校办学资源》的文章,着重介绍了深圳市委党校办学资源整合的经验。深圳市整合市区党校办学资源,努力形成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六区党校为市委党校分校的办学新体制。深圳市委党校各区分校纷纷授牌,标志着深圳市党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整合后的六区党校改为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分校(院),其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和财政保障维持不变,仍是区委的党校。市委党校对各分校的管理主要是从宏观入手,在把握办学方向和党校工作大局方面进行统筹协调。重点是在教学方面实现调训计划、学制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调配和教学考评的统筹安排,分校的日常事务及其他方面的工作仍由分校负责。整合后市区党校的培训分工进行了调整,市委党校负责培训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市直机关其他党员干部,分校负责培训科级以下干部。整合后逐步实现6个方面的统筹安排:一是统一调训,全市重点班次及各任职培训班班次将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发调训通知;二是统一教学内容,市委党校和各分校参照统一的教学板块设计教学内容;三是统一教学计划,各分校按照市委党校的统一要求设计教学计划;四是统一师资调配,整合全市党校教师资源,建立师资资源库,统一调配授课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五是统一教学考评,由市委党校规范主体班次教学考评标准和办法并统一组织实施。
一年过去,深圳市委党校的资源整合举措,成效突出。深圳党校建设走在了全国和全省的前列,在新的办学体制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整合,真正形成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区级党校为分校的办学新格局,实现现代化、创新型、开放式的特区党校的办学目标,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积极贡献,为党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通过深圳市委党校的成功个案,除了深圳市委的大力支持、深圳市委党校发展的巨大动力之外,不难看出“资源整合”不仅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更符合党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难得知在党校系统“资源整合”这个问题上至少要做好理顺关系、资金投入、共享平台、挖掘资源、领导支持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理顺各级党校在资源整合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央党校要发挥统一协调、统筹管理的作用,认真研究整合后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履行教学管理和督导职能,尽快形成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
加大投入和资金支持力度。党校发展,资金投入是保证。充足的投入,能补足党校发展存在的硬件跟不上等缺失。按照全面深化主体班次教学改革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改善办学条件,尤其要按照现代培训方式的要求,加强行为训练室、讨论室、教室、拓展训练场地建设。同时,要以建设数字党校为目标,成立工作机构,即按照“软件硬件要同步规划、实施和发展”要求,成立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小组,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建立党校系统共享平台。首先是教学基地资源的共享,坚持“就近原则”,使教学基地使用率最大化。其次是教师资源的共享,侧重于自有师资的培养和使用。在资金使用上,结合党校系统实际,规划建成与全国中心资源库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和辅助教学网站,积极筹备建立党校系统播出平台,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整改措施,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最大程度挖掘资源。整合资源的重要方法不仅要挖掘自有的已有资源,还要另辟新田。比如,外交学院充分挖掘党校资源,在深圳依托深圳党校成立外交学院南方培训中心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党校系统的资源整合工作,要立足党校系统,联手社会上优秀的办学力量,放眼“党、政、军”,最大范围的开辟新的教育市场,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为党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督。领导成员要高度重视党校资源整合工作,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升到创建节约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充分考虑,同时做好协调工作,严格监督党校资源整合,防止借资源整合之名,图充实私囊之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