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先行”具有坚实基础与独特优势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58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是省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最近,省委强调要“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立足现状,着眼发展,把握态势,我们认为“海西先行”具有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具备了各种发展优势,坚持“先行”、“四求先行”是切实可行和可以实现的。

  “海西先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优势

  “五缘”是“海西先行”的独特优势。台湾问题关系中国的核心利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党的十七大重申的三大任务之一。福建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这种特殊的“五缘”关系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天然纽带和巨大原动力。目前,台湾已成为福建第二大境外资金来源地和第四大贸易伙伴。至2007年底,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合同金额203.66亿美元,实际到资135.18亿美元。福州、厦门港与高雄港海上集装箱试点直航运送57万箱。闽台人员、科技、文化等交流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层次提高。福建沿海与金马澎直航航线已成为大陆与台湾交流往来的繁忙通道,2007年直接往来客运77.8万人次,台胞来闽70万人次。闽台发展差距缩小,融合加速。今年3月以来,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发展良机,大陆13个省市居民经金马澎直接进入台湾岛旅游已成为现实,日益高涨的海峡两岸关系“风景这边独好”。下功夫、花力气打快、打活、打好“台球”,使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乃顺应历史潮流,是势之所趋,利之所在。

  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是“海西先行”的特殊优势。福建是全国主要侨乡。福建人民从宋代开始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繁衍生息、创业发展,谱写了华侨历史的壮丽篇章。至2005年底,全省海外华人华侨有1264.6万人,分布于176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全省人口的1/3多,上世纪末资本达3100多亿美元。1978-2005年,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来闽捐资公益事业达164亿元人民币。投资故土发展经贸关系遍及八闽。侨资企业已是福建境外投资企业的主力,至2007年底,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累计实际投资367.82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49.7%。香港已成为福建主要出口市场,是福建的第一大境外资金来源地。闽港“八大平台”、闽澳“四项合作”、闽商大会等形式多样的工作调动了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积极性,推动了合作共赢的发展。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山海资源是“海西先行”的又一个特殊优势。福建森林面积有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3%,居全国第一位;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4.3%、3.8%。主要水系水质多数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根据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最新评价,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率总体水平居全国第一位。福建山海资源丰富。全省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2.4万亿元;内河总长1.35万多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1181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浅海面积620多万亩,潮汐能蕴藏量1000万千瓦以上;可建10至30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资源居全国第一位。这些资源优势将不断地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经济优势,不仅是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无价之宝,而且是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持久进行的重要保证。

  “海西先行”具备坚实的经济优势

  经济是实现持续发展的物质力量,也是区域竞争的物质基础。建设“两个先行区”,海西特别是福建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位居前列的经济实力为建设“两个先行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2007年,海峡西岸经济区GDP总量15661.4亿元,占全国的6.35%;财政收入1870.24亿元,占全国的3.65%。福建作为海西主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以年均12.7%、高出全国2.9个百分点的增速持续增长。2007年,福建GDP达9249.13亿元,人均为25662元,分别居全国第11位、第8位;财政总收入1284.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0.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1.3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744.58亿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88.7%,其中工业重化水平达53%,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各类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日益壮大;中国名牌数量居全国第5位,创新能力增强。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年)评价,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9位,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是巨大的进步、历史性的跨越,是海西建设“两个先行区”、实现“四求先行”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建设“两个先行区”提供了坚实的载体支撑。改革开放前,福建是“进出难、联络难、发展难”的边陲地带。30年改革开放,福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3036.74亿元,2007年达4321.74亿元,是1978年的324倍,年均增速22.06%。大投入造成了四通八达、互相配套、周转灵敏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8.69万公里,高速公路1366公里,铁路1630公里,省内形成了以省会为中心的陆路“4小时经济圈”。全省开辟的近200条国内外民航线路,去年输送旅客900多万人次,福建已迈入民航最发达省份之列。福州、厦门两港拥有36条国际航线,与世界7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今后5年,随着5条快速铁路、10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里程将分别突破2800公里、3000公里;“十一五”末,港口年吞吐能力将达3亿吨以上;福州、厦门两个干线机场和泉州、武夷山、连城三个支线机场不断配套;建设连接厦门和金门的大桥呼声高涨,有望成行。届时,一个南北两翼对接两个三角洲、西联内陆腹地、东出台湾海峡、便捷快速的海陆空立体交通大网络将展现在海峡西岸。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建设“两个先行区”输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科技队伍持续壮大,投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省科研机构1177个,高新技术企业1303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17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全省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172.76亿元,占GDP比重为1.89%,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为0.9%。2007年,全省有R&D活动项目17177项,专利授权数为7761件,居全国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69.6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8%。目前,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8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9位,科技优势正在成为生产力的巨大源泉,为建设“两个先行区”源源不断地输入前进动力。

  “海西先行”占有改革开放的“先手”优势

  在区域竞争格局中,“海西先行”已占有一定的“先手”优势。

  福建作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两个省份之一,广大干部群众在“先行先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在改革开放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1年),福建肩负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重任,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和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分道并进、互相呼应,厦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台商投资区等分层次开放依次出台、示范全国。在深化与拓展阶段(1992-2003年),多种经济成分蓬勃兴起,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山海协作联动发展”战略捆绑实施,开始跻身外贸大省行列;党的十五大后,提出了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在提升阶段(2004年至今),确立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发挥对台优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拓展“小三通”、设立厦门保税港区等捷报频传。可以说,改革开放中福建一马当先,涌现出如55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晋江发展民营经济模式等驰名全国的众多风云人物和改革典型。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福建得到率先发展,而且使福建干部群众得到锻炼提高,对改革开放怀有深厚的感情,实践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提高,在发展提高中推进改革开放。这种与时俱进的改革进取精神是福建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是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必将在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中结出丰硕成果。

  比较领先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先行先试”提供各种要素开辟了广阔道路。福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达60%以上;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生产要素参加分配的多样化分配形式不断发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实行农村“六大员”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跑全国;率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机构服务效率。当前,全省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得到进一步合理组合,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表明,福建市场化指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3位。日益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把各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社会财富得以充分涌流,完全可以充分保证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在更大范围配置各种资源,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突破制约因素,实现发展目的。

  “海西先行”具有政通人和、内外融合的合力优势

  在海西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四求先行”为载体,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科学发展观在福建生根、开花、结果。

  政通人和促进百业齐兴,为“海西先行”注入活力。2007年,全省拥有各类学校突破2万所,其中普通高校67所,在校本专科生50.95万人,研究生2.56万人,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迈进,教育均等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潮流,形成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气氛。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类卫生机构9600多个,病床9.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1万多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农民工参保和农村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居民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连续5年达到90%以上。2005至2007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连续15年居全国第7位。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增加。全面进步的社会事业营造的和谐社会氛围大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想“先行”、干“先行”、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实现“四求先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央的大力支持是“海西先行”的坚强后盾。海西战略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首次提出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反复申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海西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省合作”广泛展开。近两年,50多个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规划、项目建设、金融服务、财税优惠、口岸通关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举措,支持福建“先行先试”。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预示着支持海西区域发展政策将有新的突破,海西发展将得到更具实质性的支持。

  周边省市的积极响应形成推进“海西先行”的巨大合力。邻省周边地区看好“海西”前景,主动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制度性安排等方面与福建开展紧密协作,江西省政府提出“对接长珠闽”的目标,闽粤浙赣四省20个城市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台港澳侨投资企业和省外企业、外资企业加紧抢滩福建。高层次、跨区域、全方位支持海西建设的合力正在加快集聚、释放力量。坚持“先行”、持续“先行”、“四求先行”天时、地利、人和汇成合力,正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综上所述,充分表明“海西先行”的时机好、基础实、优势大、合力强。海西应先行,海西能先行。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而且必将继续证明,福建过去能在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困难重重的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先行”,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今天,福建完全有必要、有能力在比较强大的基础上,在拥有各种优势的条件下,通过“四求先行”、持续“先行”不断攀登新高峰,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撰稿:林振平 刘林思 陈俊艺 李伟国 胡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