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9-11浏览次数:130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所肯定和重申的最根本的发展战略。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有任何动摇。这个战略本来在理论上是已经解决了的,并且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在实践上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却有一些人主张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这个战略,并称这是与时俱进地完善国家核心发展战略。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能任由这种观点蔓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决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这个根本的发展战略,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为什么必须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从表面上看是主体的自我选择,但是选择的正确与否是由实践来回答的。正确的发展战略符合了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错误的发展规律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战略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符合了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以前曾有过许多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些片面甚至错误认识主要是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时,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而忽视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没有把生产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片面甚至是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邓小平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没有前提,最终目的就会落空。我们以前犯的错误恰恰是忽视了前提。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得来不易。这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的总结,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所以,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在根本意义上它是一个实践问题。自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局限在生产关系的范围以内,特别是强调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立的一面。这就使得我们没有把精力集中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是一味地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最后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远远地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发展生产力,指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真正的坚持社会主义。他说: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

“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同上,第251页)

“其他许多事情都要搞好,但是主要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同上,第240—241页)

“所以,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我们是定下来了,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同上,第241页)

“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同上,第249页)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同上,第250页)

邓小平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述俯首皆是。他使用了“顽固”、“决不允许”、“扭着不放”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足见他认识之深刻、意志之执著。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才抵御住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经受住了苏东巨变和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

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是进行建设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受左的思想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正确的认识。总的看是在超阶段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即使在党的八大时对基本国情、基本矛盾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也没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贯彻下去。因此,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不仅距离共产主义有着巨大的差距,即使距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也有巨大的差距。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制度,这解决了走什么路的问题。另一个特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没有为向更高的社会过度准备充足的物质财富基础。其中生产力的落后是根本特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说,老实讲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社会主义应该具有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

党的十三大明确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后邓小平也多次提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这个阶段自建国算起大约要持续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战略必须牢固坚持,扭住不放,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进行了还不到三十年,我们现在还处在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起步时期。无论从哪个指标、哪个角度看,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刚刚跨过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的门槛。这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相差在三十倍左右,就是与我国的台湾相比也相差十五倍左右,更何况我们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所以,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根本战略,决不能改变它。

再次,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毫无疑问,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严峻,到了不解决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发展,甚至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地步。比如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日益恶化,许多资源供应紧张,甚至濒临枯竭,集中表现为煤、电、气、油供应普遍紧张,大气、水污染严重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分配不公,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目前城乡消费差距已达十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城市失业问题突出,低收入者生活困难。对于类似问题,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具体的数字和事例,丝毫也不回避。关键是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特别是让群众脱贫、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更是如此。我们不可能再采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解决。有人会说,正是因为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的确,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但是,不可能因为发展经济会引起环境的破坏就不发展经济,而且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是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技术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治理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和财力的支持。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说明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主要是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这是必须改变的。党和政府一再要求并努力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不可否认,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好。但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等于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根本战略,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根本战略,更好地贯彻这个根本战略。

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导致某些人想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一些人提出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作了一些论证。这些论证和论据有两方面。一是根据我们目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环境恶化,社会分配不公等等;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应该与时俱进的道理。关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之间的关系,前面已作过论述,不再重复。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是不是与时俱进,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首先,凡战略都事关全局,是针对着主要矛盾制定的。如果主要矛盾没有改变,那么,战略就不应该改变。如果硬要改变,必然导致全局的失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中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能改变。有人提出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以应对次要矛盾的战略来代替解决主要矛盾的战略,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

目前“战略”一词用得比较广泛。但战略也是有层次的,不能笼统地不分主次地放在一起讨论。尽管人们也把某些措施称作战略,但相对于全局而言仍不过是战术性的。比如,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相对于全国总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言,都是从属性的;各省市也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但这些战略必须服从于全国的发展战略;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同样这些战略也必须服从于全局战略,不能本末倒置。我们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相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一种手段,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手段的完善不能看作是战略的改变。

其次,就目前而言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道理。与时俱进是指人们的认识应该随着变化了的实际而变化,否则,认识落后于实际就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当全局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局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事物还处在量变阶段,还没有达到质变阶段时,以解决局部矛盾的方法去改变解决全局矛盾的战略,这显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以偏盖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这里不再重复。

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从侧面充分证明了全面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都是对前者的完善,而决不是替代。有人之所以要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因为割裂了其中的关系,没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貌似与时俱进,实则是缺乏统帅全局的辨证思维。某种战略的正确与否,不在于是某个人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是否有效地针对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在于是邓小平提出的,而在于这个战略准确地针对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战略正在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

再次,以其他发展战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些想法的提出,说明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突破旧唯物主义的地方正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首要的和基本的形式,而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最注重发展生产力。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遵循着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战争结束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列宁把坚持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斯大林尽管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总的来说也是把经济建设当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对待,并且领导苏联人民把苏联建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只是方法不完全对头,才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正是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邓小平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对于上述的理论和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没有必要再罗列和证明。可以讲,主张以其他发展战略来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人,对于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很可能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背得很熟、记得很清,但是,一到分析现实问题时,就不自觉地把这些理论放在了一边。这说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邓小平讲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是有针对性的。

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战略不能动摇。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来改变它,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改变了这个战略,就将有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害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